一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997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8%,其中2月、3月同比分别下降14.6%和3.1%,3月降幅比2月收窄11.5个百分点。
其采用的鲲鹏芯片是由华为自主研发和设计的数据中心级高性能处理器,采用7nm先进制造工艺,具备多核计算架构,适合为大数据、分布式存储、原生应用、高性能计算和数据库等应用高效加速。TaiShan服务器是华为新一代数据中心服务器,基于华为鲲鹏处理器,具有高效能计算、安全可靠、开放生态的优势,旨在满足数据中心多样性计算、绿色计算、自主可控的需求。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国家电网对关键设备与技术国产化要求越来越高。此次基于华为TaiShan服务器打造的网络安全管理平台,是对电力监控系统内网安全监控平台的重大升级换代,实现了对调度控制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全面监测和预警,在广度、深度和准度等方面性能得到大幅提升,经过近几个月的测试,系统平稳运行,其安全策略更可实现完全自主可控。近日,在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调控中心领导和南瑞信通公司专家的规划设计与指导下,基于华为TaiShan服务器、南瑞信通设计的NS5000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开始试运行。本次与华为的合作首次尝试了国产自主可控产品在调度生产业务中的应用,有效落实了外部侵入有效阻断、外力干扰有效隔离、内部介入有效遏制、安全风险有效管控的安全防控目标。十三五期间,电力调度业务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开展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电力监控系统是一套用于监视和控制电力调度生产及供应过程的、基于计算机信息通信技术的智能业务系统,是调度业务最基础的支撑网络。下一步,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将会依照国网公司的统一安排和要求,更加广泛开展自主可控、全国产化业务试点工作。预计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1.3亿千瓦,同比增长6%左右。
总体判断,电力消费增速将逐步回升,预计二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比一季度回升9个百分点左右。五是西部地区用电量略有增长,东部和中部地区用电量下降10%左右。截至3月底,全国全口径水电装机容量3.6亿千瓦、火电12.0亿千瓦、核电4877万千瓦、并网风电2.1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2.1亿千瓦。核电设备利用小时1599小时,同比降低56小时。
电煤价格先升后降,进口煤价大幅下跌,反映电煤采购综合成本的CECI沿海指数综合价一季度波动范围为542-560元/吨,持续运行在绿色区间。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复工复产继续推进,国内需求对电力消费的拉动将逐步显现。
一季度,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分别为-9.9%、-10.1%、0.2%、-0.7%。三是太阳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略有提高,其他类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均同比降低。三是支持电力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相关服务,针对新能源补贴不到位形成的资金缺口提供相应的融资产品,加快新能源企业资金周转。华东、南方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一季度,第一产业用电量1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其中,农业、畜牧业、渔业用电量分别增长0.4%、8.2%和10.4%。一季度,全国并网太阳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289小时,同比提高6小时。二是相关地方和企业加快落实国家减税减负及推动复工复产等有利政策,推动智慧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发挥新基建中能源电力投资在稳增长中的作用。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行业企业加快推进复工复产,疫情对电力消费的影响明显减弱,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4.2%,比2月份降幅收窄5.9个百分点。
四是针对疫情影响新能源在建和拟建项目工期3个月以上的实际情况,建议对《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中关于陆上风电2020年底投产、海上风电2021年底投产的时限要求延期6个月左右。一是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0%,畜牧业和渔业用电量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水电、火电发电量分布为1963、11746亿千瓦时,同比分别下降9.5%和8.2%。注释:四大高载能行业包括: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4个行业。
3月份,安徽、江西、江苏、河南、浙江等5个省份用电量降幅均比2月收窄15个百分点以上。三是电力企业加大国产设备技术科研力度,进一步掌握电力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和关键环节,持续提高关键设备国产化率。当前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带来的电力消费结构变化,以及新能源比重持续提升带来的电源结构变化,使得电力系统形态及特征发生重大变化,系统运行的不确定性增加,电网企业要加强电力系统运行特性分析,研究运行方案,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一季度,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三是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下降8.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保持高速增长。三是重视大规模新能源装机在年内抢期并网的现象,继续执行新能源投资监测预警制度,合理引导新能源装机布局和投产时序,使新能源发展与电力系统的接纳能力相匹配,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
部分科技类服务行业仍保持快速增长,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增速达到27.0%,其中互联网数据服务业增速高达92.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高达71.5%。三、有关建议为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出有关建议如下:(一)关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建议受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消费模式和新业态加快崛起、新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高等多重因素影响,系统运行状态、负荷特性及峰谷差都在持续发生变化。
一、2020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情况(一)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3月份降幅明显收窄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57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下降6.5%。认真落实迎峰度夏相关政策及工作方案,加强厂网协调,周密编制检修和运行计划,制定各种应急预案,按最大供需缺口制定落实有序用电措施。
一季度,全国基建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4415万千伏安,同比减少1757万千伏安。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用电量下降5.2%,房地产业下降12.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下降14.4%,批发和零售业下降15.5%,住宿和餐饮业下降22.8%。
二、全国电力供需形势预测(一)电力消费增速逐步回升当前国际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进出口贸易仍面临挑战,是影响我国电力消费的不确定因素。工业用电量979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7%。3月份,四大类制造业行业用电量降幅比2月份均明显收窄,其中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分别收窄17.0、19.3个百分点。电力行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电力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为社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坚强电力保障,确保了电力供应充足可靠,并积极落实好阶段性降电价,降低用户电力成本。
(二)关于保障电力基建供应链的建议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国内设备厂家复工晚或复工后产能不足,特别是随着疫情在欧美等国家持续蔓延,电力设备中的部分关键原材料与零部件供货受到直接影响。云南、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吉林、黑龙江等7个省份用电量实现正增长。
制造业用电量同比下降9.1%,其中,四大高载能行业、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其他制造业行业等四大类制造业行业用电量同比分别下降5.0%、14.8%、18.5%、8.9%,有色、黑色等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受疫情影响相对偏小。一季度,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9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暖冬天气对居民取暖负荷及电量增长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二是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下降8.8%,3月份降幅明显收窄。二是保持进口煤政策的稳定性,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稳定电煤供应,保障煤电企业发挥系统调节兜底保供的基础作用。
全口径并网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分别为1149、528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0.4%和20.3%。分城乡看,城镇居民用电量下降0.6%,乡村居民用电量增长8.9%。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增长36.5%云南、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吉林、黑龙江等7个省份用电量实现正增长。
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709万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52.3%。二是保持进口煤政策的稳定性,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稳定电煤供应,保障煤电企业发挥系统调节兜底保供的基础作用。
分城乡看,城镇居民用电量下降0.6%,乡村居民用电量增长8.9%。一季度,全国基建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4415万千伏安,同比减少1757万千伏安。
一季度,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三是重视大规模新能源装机在年内抢期并网的现象,继续执行新能源投资监测预警制度,合理引导新能源装机布局和投产时序,使新能源发展与电力系统的接纳能力相匹配,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
留言0